穿搭的終點是飾品|飾品的選用及搭配
飾品的選用及配戴,在我心目中屬於穿搭進階主題,是在找出個人穿衣風格、熟悉基本穿搭技巧後,才需要更進一步學習的技巧。也就是如果你目前還處在風格摸索階段,或者看著衣櫃裡滿滿的衣物卻不知道怎麼搭,那麼並不見得需要馬上加入飾品。然而假若你已對日常穿搭游刃有餘,只是覺得似乎總是少了些什麼?同一套衣服為何在別人身上總是比較出色?那麼就是個適合開始接觸飾品的好時機。
金色銀色飾品究竟哪種適合我?
飾品的種類繁多,以日常使用的廣泛性跟價位親民度來說,應該還是金屬類型為主。暫且不論飾品材質為合金、純銀或其他金屬,簡易以色澤做區分大致上可分為金色及銀色。
有種說法,是膚色偏暖的人(yellow base)適合金色飾品,相反地冷色人(blue base)適合銀色系。聽起來好像有幾分道理,但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劃分,似乎又有點無趣。世間可愛的飾品何其多,只憑天注定的膚色就要放棄大半江山,未免也太可惜了!
反骨人如我對於這樣的說法,自然是不會照單全收。為了能夠優遊於閃亮亮的飾品世界,經過幾度試錯我,終於摸索出一套不易出錯的飾品配戴法則。
不看膚色而是配合穿搭色系
比起衣物,飾品所佔的視覺比例其實非常小,與原生膚色的或氣色的相互影響並沒有那麼大。日常生活場景中除非出席特殊場合,否則飾品通常不會是主角,而是讓當日穿搭相得益彰的綠葉。以這樣的前提去思考該配戴何種飾品,很快就能得出以下結論:
- 冷色調穿搭:例如嫩粉色、鐵灰色 → 銀色系飾品
- 暖色調穿搭:例如駝色、奶茶色 → 金色系飾品
當然如果你已是搭配高手並不一定要遵循這樣的公式,金銀色混搭得好更能看出穿搭功力。但在還不那麼有把握的時候,穿搭色調偏暖or偏冷,會是最簡易的判斷依據。
從想傳達出的「印象」做決定
當穿搭走的是不冷不暖的黑白無色系,飾品的搭配就更不受限了。雖然每個人對金銀兩色的感覺不盡相同,但一般來說不外乎是:
- 金色:溫暖的、盛裝打扮的、具華麗感的
- 銀色:時髦的、個性的、俐落的、幹練的
同一套黑色穿搭,準備出席孩子畢業典禮的話,我會選擇金色飾品;若是跟朋友相約的女子會,我可能就會配戴銀色飾品。預先設想出席場合希望給人的第一印象,再運用飾品強化,就能以少量的單品搭配出多種可能。


統一飾品與鈕扣、鍊條五金的用色
讓飾品與身上的五金相呼應也是個很簡易的搭配原則,只要統一了飾品與衣服鈕扣、包包拉鍊、甚至是鞋面裝飾的色調,就能一舉提升穿搭的完整度。好比下圖配合包包的金色鍊條,選戴金色飾品看起來就會很高級。(即使只是平價服飾+飾品)

留意耳環及項鍊間的平衡
雖然我鼓勵多方嘗試飾品間的搭配,但並非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來個大全配。如果當天穿了具分量感的設計上衣,又背了金屬鍊條的包,我就會刻意省略掉項鍊避免視覺上打架。
此外,由於耳環與項鍊都在臉部周圍距離較近,兩者間的平衡也是需要特別留意的。配戴了有份量感的項鍊,建議搭配存在感較低的耳環甚至直接不戴,反之亦然。配戴飾品時儘可能站在全身鏡前,才好檢視飾品與當天的整體穿搭是否取得平衡。
如果只能擇一開始,請選擇項鍊
耳環、項鍊、戒指、手鍊……對於剛接觸飾品花花世界的新手,肯定會感到眼花撩亂吧?在這幾者之中,個人認為最容易入門的當屬項鍊。由於項鍊具有調整穿搭重心的重要功能,又可為單調的衣物增添表情,相對於起戒指跟手鍊,對提升穿搭品味的效果會更明顯。
不急著一次買好買滿,先從項鍊著手感受飾品的力量,再慢慢蒐集適合自己的戒指、耳環等小物件,是進入飾品搭配階段後的另一番樂趣。下回再來分享,我都是從哪邊找到這些可愛、時髦、讓人愛不釋手的飾品吧!
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