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家事可以花錢請別人來分擔,全職媽媽是回家陪孩子的。」幾年前在教養書上讀到這段文字,心裡不禁抖了一下。依照作者的主張,即便是全職在家的母親也該請個幫手打理瑣碎家務,才能換得時間全心全意陪伴孩子。偏偏我就是他口中那位,清潔跟開伙都沒有外包(但有發包給自己人)的主婦。以作者的觀點來看,我虛擲了極其珍貴的家庭時光。
育兒首重陪伴,這點我同意;分身乏術時尋求幫手代勞家務,也是無可厚非。然而這並不等同於做家事就是浪費時間,亦或是對養育孩子毫無助益。
兒時記憶裡,在家吃晚餐是件極其自然的事。傍晚開飯前的時段,老三台紛紛播送熱門卡通安撫著家家戶戶的孩子們,也讓煮婦得以在廚房裡全神貫注準備上菜。一家人享用過晚餐只要不是太晚,接續著再到鄰近的鄉間小路談天說地散步去。當年並不時興親子共讀,亦沒有社群媒體或專家推播所謂「政治正確」的教養方式。父母卻為我們示範了,平衡的家庭生活應該是何種樣貌。
為了維持生活各方面的均衡運作,或是讓照顧者適度喘口氣,3歲以上*孩童只要有成人陪伴並「有意識」地使用電視,我覺得也是無可厚非。
*註1:基於發展考量,小兒科醫生並不建議兩歲以下孩童使用電子設備(包含電視)
*註2:為了避免誤解,先說明一下我家小旭戴眼鏡是因為先天高度散光,跟看電視無關喔。